最近的統計課上得是有關於抽樣方法,裡頭提到『分層隨機抽樣』與『集團抽樣』;前者指得是從母體中,依某特定標準將這些母體分成若干層,然後再隨機分別自每一層抽取一些個體來當作實驗的樣本;而後者指得是先將母體分成許多小群體,再利用隨機抽樣法,從眾多的小群體中抽出一群當作實驗樣本。拉哩拉雜說了一堆,簡言之,分層隨機抽樣就是類似於能力分班,而集團抽樣則是常態分班;當老師講到這時,不知不覺時間倒流回國中時代………

  還記得剛上國中那年,由於學區的問題,或是明星學校…等不成理由的理由,小學的同班同學紛紛鳥獸散,剛好我就讀的學區跟大部份的同學一致,所以在新生訓練時,一大票同班同學在同一間教室參加入學考,美其名稱為入學考其實就是“能力分班”吧!那時學校的分班政策很妙,謂之S型分班法,也就是成績最好的從一年一班1號開始排,第二高的分在一年二班的1號,輪完一輪後,再從二十六班2號排回來,以此類推,這方法真的很妙,因為它要出現同一班裡全是好學生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,不過這只是個障眼法,畢竟仍會有所謂的“人情班”存在,那是在加入合唱團後才發現的!

  在普通班待了兩年,平日在學校上課,跟同學哈拉,下課時教室裡頭是同學們彼此叫囂的好地方,教室走廊成了追逐的跑道,操場成了最有生氣的樂園;放學後一群人一同騎著鐵馬,先去外頭的小吃店吃吃喝喝,吃飽喝足了再轉戰其他地方繼續上課;直到了國三,先是看不慣補習老師愛講笑話的教學風格,總覺得交錢去那兒聽笑話很浪費補習費,於是國三時堅持不肯再去。但是,現在才知道課堂上的笑話是提振精神的最佳利器!!那時主要仗勢著因為我轉到升學班,即所謂的“A+”班……

  裡頭有些熟面孔─合唱團認識的、國一國二的同班同學、當學藝股長時認識的;也有初次見面的生面孔,但是任課老師的名字可一點都不陌生,因為這些老師在學校裡都算是屬一屬二的名師,在這班級裡,只有一個守則:『考不好便是接受處罰!考得好是應該的!』黑版上出現“距離聯考日子___ 天”,永遠在倒退!也難怪,因為在這兒的每個人個個都是想考上好高中的強手,也是學校名譽的寄託;或許是因為年少力壯吧!不管再怎麼被操,下了課每個人依舊生龍活虎,會趴著睡覺得通常是因為晚上看職籃看太晚的關係!有時同學間為了保護另一個人避免遭到棒子的荼毒,會在交換改的考卷上篡改正確的分數,雖然很冒險,而且老師知道這惡行,有時還特意將考卷回收檢查分數,不過大家都非常的阿莎力兼講義氣,沒輒的永遠是導師。要考得考卷太多、要上的課太多,所以工藝課即英文課,家政課就是數學課,別的同學在升降旗我們在考複習考,外加每天七點前到校,上課必須上到六點鐘才能放學,灰暗的校園裡仍有一兩個班級傳來陣陣的籐條聲;學校為了顧及安全,特地安排了一個停車場給我們這群升學班的同學專用。

 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,畢業典禮上班上大部份同學都有全勤獎可領,前十名者還有微薄的獎學金可領,這樣的代遇還算過得去啦!大家的畢業紀念冊上留的不外是:祝考上理想高中、有夢就去追……之類的老掉牙;在這當中,也有同學因受不了壓力,而選擇轉學了!雖然才同班短短兩個月,不過後來卻成了很要好的朋友。

  後來,一群人上了第一志願的學校,而我並沒有搭上“第一志願”這班車……

  在即將面臨研究所考試之前,寫下了在高中聯考前的那段日子,真是令人回味又好笑,那時的大家雖口中不說,或許感激在心底:升學時的日子雖然很累,卻有著為共同的夢想一同打拼的同伴,是件多美好的事啊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u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